“我明白。以你的性格,一定早就坐不住了吧?所以不耐烦闷在家里,出门调剂一下心情。”
“啊,出门?”
“你是在外面吧?我刚才听到汽车的喇叭声。”
五代一时语塞。刚才有喇叭声吗?
“没有,我在自己家里。”
“那就是开着窗,听得到外面的声音?”
“窗子是关着的······”
“是吗?可能是我听错了。不好意思,说了些不着调的话。在你休息的时候打扰了,虽说状态不错,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在完全康复之前,不要太勉强自己。”
“听你这么说,我心里也轻松了些。我会尽快回去上班的,到时多关照啊。”
“也请你多关照,那我挂电话了,你多保重。”
“谢谢。”说完,五代收了线。他拿着手机,望向阳台。窗户关得严严实实。
这里离主干道有一定距离,即使有汽车按喇叭,声音会传到房间里吗?至少他没有留意过。
山尾会不会是对他请病假有所怀疑,所以故意套话,想证实他其实不在家?
五代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此人比想象中更狡猾,而且恐怕很难对付。
翌日早晨,五代搭乘八点四十二分从新宿出发的快速电车。与特快相比,快速电车停的站多,但无须中途换乘。虽然是上班高峰时段,但很多乘客在新宿下车,站得很宽松,还可以期待等一会儿有空位。
这个愿望实现了,快到下一站时,坐在前面的身材高大的年轻人站了起来。五代看看四周,没有老人和身体不适的乘客,就老实不客气地坐下了。
昭岛还很遥远。
五代微微抱起胳膊,追溯着调查之初的记忆。
他想起第一次侦查会议结束后,山尾来跟他打招呼。决定侦查员分工的是筒井等主任级别的人,但也会跟辖区警署的系长、刑事课长商量。筒井说过,提议让山尾加入人际排查组的是刑事课长相泽,理由不得而知。但现在没法问相泽,会让他察觉到山尾被怀疑。
五代暗忖,说不定是山尾主动提出来的。山尾是生活安全课的警部补,相当于系长级别。他很可能是在被征询是否加入特别搜查本部时,不着痕迹地提出要求。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为什么想加入人际排查组呢?倘若只是为了掌握侦查的进展情况,别的组也同样可以。想来还是因为被害人夫妻与自己有关系,想要确认他们的人际关系和过去被揭露的情况吧。
问题在于,他隐瞒了被害人夫妻与自己的关系,连对搭档的五代也绝口不提。
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与案件有某种关联。
那么,是怎样的关联呢?
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山尾是真凶。他杀害了藤堂夫妻,并纵火焚烧宅邸—— 动机是什么呢?还是要追溯到高中时代吗?将近四十年前的萌芽,时至今日结出了罪恶的果实?
永间和彦的名字浮现在五代脑海。高中时代好友的自杀,与此次案件有关的可能性有多大?当然,这无法用具体的数字来量化,但即使可以量化,以常识来说,可能性也很低。他也有几个高中时代很要好的朋友,但现在几乎不联系了。一旦进入社会,很多人的人际关系就会以工作为中心,相比之下,和老友的交往就要往后排了,结婚生子后更是如此。
当然,不能妄下定论,山尾也许是为数不多的例外。
根据警视厅招聘中心保存的山尾简历,他从昭岛高中毕业后,进入东京都内的私立大学,就读于工学院金属工程系。在进入警察学校前没有学习柔道、剑道的经验,大学参加过户外运动社。
山尾进入警视厅后的履历也已查明。先是辗转于几个警署的地域课,从事派出所工作和机动巡逻工作,之后被调到警视厅本部的保安课,又去了辖区警署的生活安全课。调到现在的警署是在九年前,此后没再调动过。
他家中只有父母,都已亡故。十年前和四年前分别请过丧假,母亲先去世,六年后父亲去世。
五代正想着这些事,内口袋里的手机有了反应。他留意着周围的眼光,拿出手机查看,是筒井发来的邮件。
“驾照资料库中没有永间和彦母亲(珠代)的记录,但查到了给父亲(广和)寄送驾照更新联络书的记录。是在距今五年前,没有因地址不明而被退回,但当时并未办理更新驾照的手续,所以很可能已经去世。”
看到给出的地址,五代不由得眨了眨眼睛。“昭岛市玉川町二丁目十号 sunny公寓503室”,正是永间和彦自杀的公寓。也就是说,五年前永间广和驾照上登记的地址,自一九八六年以来没有变过。
将近九点半时,快速电车抵达中神站。这是昭岛站的前一站。从车站的南出口出站后,狭窄的路旁小商店林立。从招牌来看,以居酒屋、小酒馆之类的餐饮店居多。在第一个路口拐弯后,路面开阔了些,在装潢雅致的邮局前面有家知名快餐店,快餐店的对面是柏青哥店。看来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