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个追踪,于是呈现出的结果就是‘通电成功’。”
&esp;&esp;“实际上,这种电子的运动是被伪造出来的结果,用高速的点传送来模拟运动的轨迹,将一个个电子分别从负极运输到正极,从宏观上来看,和通电成功的轨迹一模一样。”
&esp;&esp;“这个立方体根本就没有正常物质的性质,它只是将自己伪装成了正常物体,我们立刻就意识到这个立方体与之前的渊铁样品完全不同,这是一种全新的东西。”
&esp;&esp;“临时安放点能够进行的实验还是太少,为了更好地研究该立方体,在申请运输许可之后,我们将立方体送回了研究所……”
&esp;&esp;王所长继续切换起照片,后面的照片终于清晰了不少,那立方体确实和莫灵现在所在的这个一模一样,不管是大小,还是材质,都完全相同,只是那个立方体因为摆放在室外的缘故,沾上了一些灰尘,显得有些黯淡。
&esp;&esp;立方体被放在了运输车上,送到了临时安置点,随后又是一些实验照片,许多穿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员围着立方体,眼中都充满着好奇。
&esp;&esp;在深渊封闭十年之后,一向安安稳稳的渊铁层出现了意外,这很难不让人心生担忧,所以不仅是研究所,就连一些最高级别部门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
&esp;&esp;在严密的看管下,立方体被重兵把守的车队运送到了研究所,又送进了层层防护的实验室。
&esp;&esp;在得到上级的同意后,关于立方体的实验再次开始。
&esp;&esp;“我们先是重复了在临时安置点进行的实验,证实了实验的结果,又对立方体进行了新一轮的物理实验……”
&esp;&esp;“首先是加热实验,我们对立方体进行了均匀加热,立方体的温度也的确升高了,而且在不断上升。”
&esp;&esp;“实验过程中,测温设备显示立方体的温度持续升高,到达了我们期望的温度。”
&esp;&esp;“通过热量计算,立方体的比热容与常见金属中的‘铁’相差不大……”
&esp;&esp;“这一切看似非常正常,但经过上一次的通电实验,我们留了个心眼,对立方体进行了微观监测。”
&esp;&esp;“我们感到奇怪的是,明明无法观测到它的微观结构,为何它的温度依然会上升?为何在宏观上的表现与正常物质完全相同?”
&esp;&esp;“经过反复实验,调整观测角度后,我们发现了真相。”
&esp;&esp;“我们又被立方体骗了……”
&esp;&esp;“它并不是因为分子运动的加快而导致的温度上升,是它为了模拟出温度上升的宏观现象而主动选择了加快分子运动速度!”
&esp;&esp;“我们观察到,在对立方体进行加热时,立方体会从其他地方‘偷’来一些分子,然后用这些分子覆盖在其表面上,不断传送分子进行碰撞加速,形成一种分子运动速度加快的现象,从测温设备的角度,就会检测到立方体周围温度上升。”
&esp;&esp;“和通电实验一样,立方体在竭尽全力地伪造一种它是正常物质的表象……”
&esp;&esp;第1195章 关于立方体的研究
&esp;&esp;“如果不是因为科技的发展,我们也识破不了立方体的伪装。”
&esp;&esp;“这是一种很巧妙的伪装,它在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模拟正常物质的物理现象……”
&esp;&esp;“宏观的物理现象是由微观的物质所决定的,立方体不存在所谓的微观物质,所以正常来说并不会呈现出可观测的宏观物理现象,但立方体会尽力让自己表现得‘正常’。”
&esp;&esp;“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开始怀疑立方体所展现出的其他物理性质是不是也是‘模拟’出来的,包括它的质量、体积、光学性质、碰撞性质……”
&esp;&esp;“立方体也许根本不像我们看到的一样,是一个‘长宽高都为一米的金属立方体’,也许它有别的大小,别的材质,别的形状,它所呈现给我们的样子只是他用某种物理手段模拟出来的样子。”
&esp;&esp;“我们终止了接下来的实验,既然我们都无法确定它所呈现出来的现象是否真实,实验当然也没有了任何意义,我们首先要确定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esp;&esp;“这时,团队中有人提议,对立方体进行和之前的渊铁样本相同的‘人性实验’,虽然我们无法确定立方体的本质,但可以通过他所表现出的善恶趋向来验证它的目的。”
&esp;&esp;“于是我们很快就复刻了和样本一样的抹杀实验,以立方体为介质,传递震动信号,如果信号能够传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