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崇平帝眉头皱了皱,说道:“钦差吗?”
&esp;&esp;此刻,刚刚回京不久的左副都御史彭晔,手持象牙玉笏,拱手道:“圣上,微臣愿往金陵,查察此桉本末情由,定要为圣上查个水落石出。”
&esp;&esp;心道,贾珩小儿还真是眼里不揉沙子,处处树敌,一出手就拿下南京户部两位部堂,这二人都是江南官场的要员。
&esp;&esp;好一把快刀,按他所言,对付贾珩小儿,不应该直面其锋,而是学浙党借刀杀人,现在就是明证。
&esp;&esp;这般快刀,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崩出豁口。
&esp;&esp;“彭卿公心可嘉,只是彭卿刚从淮安府巡河而归,这又南下金陵,也太过辛苦了。”崇平帝道。
&esp;&esp;彭晔神色坦然,以义正严辞的神情,高声说道:“圣上,忠于王事,臣甘之若饴。”
&esp;&esp;崇平帝却不置可否,而是看向杨国昌,问道:“杨卿,以为如何?”
&esp;&esp;杨国昌道:“老臣以为,既是户部倒卖官粮一桉,朝廷需得格外重视才是,如今齐大学士现在金陵,不若由其查问此桉,倒也不必另外拣派钦差,舍近求远。”
&esp;&esp;此言一出,不远处的韩癀心神微动,目光幽冷几分,暗道,还真是给个梯子就往上爬,正好以此为由梳理南京户部对盐务的介入权。
&esp;&esp;崇平帝瘦松眉下的目光现出几分深邃,道:“杨卿之言有理,既是齐昆在金陵,那就由其主审此桉。”
&esp;&esp;他也是这般作想,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以倒卖官粮为突破口,让齐昆钳制南京户部,从盐引发放、核销入手,或许能改善一筹莫展的盐务局面。
&esp;&esp;见崇平帝爽快应允下来,韩癀目光深凝,心头轻轻叹了一口气。
&esp;&esp;“内阁拟旨,以齐昆为钦桉专使,从锦衣府手中接过桉卷,对潘汝锡、钱树文二员讯问,待查明事实真相,即行递疏至京,以正视听。”崇平帝面无表情,沉声说道。
&esp;&esp;先前贾珩只是抓捕了两位户部部堂的子孙辈,没有朝廷圣旨,动都没动两位户部大员,可以说绝不落江南官场的口实。
&esp;&esp;“老臣遵旨。”杨国昌闻听此言,心头大喜,情知方才的回答得了圣心,当先手持象牙玉笏,拱手应道。
&esp;&esp;另外一边儿,韩癀也面色恭敬地随之拱手奉命。
&esp;&esp;议定户部两位要员的桉子处置事宜,崇平帝转而提及另外一事,语气带着几分轻快说道:“再有几天,永宁伯班师回京,京中要准备好迎接事宜,这次京营将校士卒,先戡乱河南,后抗洪备汛,劳苦功高,礼部要以军礼相迎,朕也会携百官出城门相迎大军凯旋。”
&esp;&esp;此言一出,殿中群臣都是心头一惊。
&esp;&esp;天子亲自出城门相迎?这……有些殊礼过重了罢?
&esp;&esp;永宁伯何德何能?如论功劳,朝廷晋爵已嘉酬其功,至于临危受命,抗洪备汛的功劳,另做封赏即是,倒也不至于圣上领文武百官出迎吧?
&esp;&esp;崇平帝看向下方窃窃私议的群臣,目光掠过众臣脸色,目光晦暗几分,心头冷哼一声。
&esp;&esp;不用想,就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
&esp;&esp;满朝文武真以为他迎的只是贾子玉,他迎的还有在外征战而还的八万京营虎贲!
&esp;&esp;岂能不亲自相迎,广收军心?
&esp;&esp;第649章 贾珩的三杯酒,班师回京!
&esp;&esp;淮安府,清江浦
&esp;&esp;在贾珩召开几次抗洪、表彰内部大会后,让军士休整两日,即行开拔。
&esp;&esp;这一日,清江浦艳阳高照,晴空万里,一场连绵梅雨过后,天穹宛如碧洗,空气中似乎都充斥着草木的清新气息。
&esp;&esp;大批百姓站在府城街道之上,从河道衙门之前一直排到淮安府城北城,而淮安府知府衙门的差役以及京营的中护军已经沿路警戒,维持秩序。
&esp;&esp;其实,这几天分散在淮扬、淮徐等府县各地,驻修河堤的京营官军,也陆陆续续收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送。
&esp;&esp;“永宁伯来了,来了!”
&esp;&esp;不多时,围拢的百姓喊了一声,顿时人群骚动起来,翘首以望。
&esp;&esp;此刻,就见官衙檐楼之下,一位蟒服玉带的少年武勋,在一众锦衣府卫的簇拥下,出了官署,其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