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先是首辅,随后钱圩,他们居然都与自己相逆,那手里还有多少忠于自己的人?
&esp;&esp;朝廷里这些曾经山呼万岁的人里,还有多少人记得,自己才是这个国家的皇帝?
&esp;&esp;寂静的大殿里,连人的呼吸声都能被清晰听到。
&esp;&esp;以首辅为代表的大臣,都保持着请求的姿势,一动不动。
&esp;&esp;苏子籍垂眸站在一侧,同样不言不语。
&esp;&esp;片刻,皇帝笑了,垂着眼皮,有些疲惫地说:“太孙所言甚是,卿等所说,也有道理,既是如此,那就让罗裴、钱圩还有潭平三人共审此案。朕乏了,都散了吧。”
&esp;&esp;不得不向太孙妥协,向群臣妥协,耗尽了皇帝最后一点耐心,看着这些人,他冷漠扫过,示意赵公公来搀扶自己。
&esp;&esp;只一个眼神,赵公公就立刻走过来,小心翼翼扶起皇帝,尽量让皇上能轻松一些的走出去。
&esp;&esp;随着皇帝被扶出去,压抑气氛却没有就此消失。
&esp;&esp;苏子籍目送着这位已老迈的帝王远去,才对着在场诸大臣一躬,没再说一句话,同样沉默着走了出去。
&esp;&esp;人群中,钱圩拧眉,目送着太孙离开,忽然转过身,带着怒意的目光落在了首辅的身上。
&esp;&esp;“为什么?”他开口问着。
&esp;&esp;之前钱圩没有选择站出来,是因为他很清楚,在那种情况下,站出来也无济于事,还会将皇上和朝廷陷入到更颜面无存的地步,与其徒劳挣扎,不如选择放弃,这样局面还好看一些。
&esp;&esp;但钱圩那时做出的决定只是无奈之举,无法原谅首辅赵旭的“背叛”。
&esp;&esp;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知经筵事,你赵旭深受皇帝信任,如何能做出这样的事?
&esp;&esp;往日里一向对首辅有礼的钱圩,此刻声音低沉而威严,谁都看得出,这位礼部尚书发怒了。
&esp;&esp;往日里所见到的礼部尚书,永远是彬彬有礼的模样,谁也没见过他这样失态过。
&esp;&esp;诸大臣对视一眼,都很识相地向外走去,没有留下来旁观这两位内阁大臣的对峙,将这地方留给这二人。
&esp;&esp;方才的事,看似结束了,但光将来的余波,怕是都要让朝廷动荡一段时间。
&esp;&esp;哎!
&esp;&esp;心里叹息着,这群大臣慢悠悠出去。
&esp;&esp;赵旭仍站在原地,被钱圩怒视着,不由苦笑。
&esp;&esp;钱圩一直在等着他的回答,这副不得到回答就不放弃的模样,让赵旭也有些无奈。
&esp;&esp;但钱圩就是这样的性格,自己早就知道,所以赵旭也不意外钱圩会在事后对他发难、质问。
&esp;&esp;他没有直接回答对方,而转过身,向外走去。
&esp;&esp;听着跟上来的脚步声,钱圩的心情其实也远没有看上去平静。怎么可能平静呢?做出这样的决定,对他来说,也是迫不得已。
&esp;&esp;“首辅大人……你……”
&esp;&esp;钱圩跟上去,抵达外面时,恰朝日而升,有些不耐烦地开口,想要叫住赵旭,让赵旭不要逃避,回答自己。
&esp;&esp;前面的首辅在这时停下了脚步,立在台阶前,抬头看向了天空。
&esp;&esp;天空?
&esp;&esp;钱圩皱眉跟着看去,除天空升起的初日,天空还有什么?
&esp;&esp;却见赵旭看着初日,突然抬起手指,朝着朝阳指了指,然后一言不发,却像是已回答了自己。
&esp;&esp;钱圩问为什么选择支持太孙?
&esp;&esp;赵旭的回答很明显,当然是因为如今帝王已经垂垂老矣,而太孙却正值青春,如初升的朝阳!
&esp;&esp;作帝王,就如天上的太阳,不可或缺,可已经落下的太阳,如何能比得上初日呢?
&esp;&esp;这样的问题,有必要问?
&esp;&esp;钱圩在看到首辅做出这个回答后,本就沉下来的脸色,直接浮现出无法置信的怒色。
&esp;&esp;你怎么敢!
&esp;&esp;你赵旭怎么敢敢这样想,难道你忘了你深受二代皇帝的大恩,忘记了首辅之位是如何得来?
&esp;&esp;不思报君恩,居然做出这样的事,如何对得起陛下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