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见到皇太子,他的样子有些拘谨。
&esp;&esp;反倒是朱标有些意外,他本以为这么厉害的治水专家,就算不是文质彬彬,也应该是个儒雅之人。
&esp;&esp;没想到竟然会是一个壮汉。
&esp;&esp;不过人不可貌相,他倒也没有轻视。
&esp;&esp;朱标本想让白英休息一天再谈正事,谁知他自己却毫不在意,表示现在就能谈。
&esp;&esp;“本就是做粗活的人,走这点路不算什么,还是先谈大事要紧。”
&esp;&esp;浓重的山东口音,让陈景恪倍感有趣。
&esp;&esp;朱标点点头,问道:“这黄河改道之法,是出自你手吗?”
&esp;&esp;提起自己的专业,白英变得自信起来:
&esp;&esp;“回殿下,正是草民所写。”
&esp;&esp;“去年草民听京中回来的人,说起黄河回归故道之事,就上了心。”
&esp;&esp;“对山东河南境内的水系,做了全面的了解……”
&esp;&esp;朱标惊讶的道:“你从那时就开始研究此事了?”
&esp;&esp;白英回道:“是的,俺们山东太需要黄河了,自从改道就没有过几次好年景……”
&esp;&esp;“俺当时就想,别管是真是假,先了解一下吧。”
&esp;&esp;“万一是真的,俺的法子或许会有用。”
&esp;&esp;朱标赞道:“好,位卑未敢忘忧国,此心可嘉。”
&esp;&esp;“谢殿下夸奖。”
&esp;&esp;白英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期盼的问道:
&esp;&esp;“殿下,朝廷真的要让黄河回归故道吗?”
&esp;&esp;都到这会儿了,朱标也就不再隐瞒,颔首道:
&esp;&esp;“是有这方面的计划,但是否可行还有待商榷。”
&esp;&esp;白英激动的道:“太好了,太好了,这下俺们山东有救了。”
&esp;&esp;看着他失态的样子,朱标并未生气,只觉得他真性情。
&esp;&esp;“你的改道之法我看过,写的很详细。”
&esp;&esp;“不过我不懂治水之法,也不知此法是否可行。”
&esp;&esp;“还需经过工部商讨验证之后方可确定。”
&esp;&esp;“且黄河改道之事事关重大,也需说服群臣同意。”
&esp;&esp;“你可敢与我一起入京,说服工部和群臣?”
&esp;&esp;白英一脸慷慨无畏的道:“草民愿往。”
&esp;&esp;朱标更加的满意,说道:“不用怕,将你知道的说出来即可。”
&esp;&esp;然后他指了指陈景恪:“这位是太孙伴读陈景恪。”
&esp;&esp;“黄河改道就是他最先提出来的,你们可以好好聊一聊。”
&esp;&esp;“啊?”看着十四五岁的陈景恪,白英忍不住惊讶出声。
&esp;&esp;不敢相信这么宏伟的工程,竟然会是他想出来的。
&esp;&esp;陈景恪露出八颗牙齿,笑道:“白大哥,多多指教。”
&esp;&esp;白英连忙道:“不敢不敢,陈伴读喊我白英便可。”
&esp;&esp;他可不是那种迂腐不通人情世故之人。
&esp;&esp;恰恰相反,能在大运河上谋生,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见过。
&esp;&esp;对人情世故了解的比一般人更清楚。
&esp;&esp;他自然知道太孙是什么人,更知道陈景恪是谁。
&esp;&esp;当年揭榜救父的故事,传的可是非常广的,到现在都还在流传。
&esp;&esp;只不过已经改的面目全非了。
&esp;&esp;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是揭榜救父和赵瑁案的结合版。
&esp;&esp;主角揭皇榜救太孙,娶公主当驸马,一手掀开赵瑁案。
&esp;&esp;各种和贪官污吏做斗争。
&esp;&esp;相关剧情可以说越来越丰富,被他斗倒的贪官也越来越多。
&esp;&esp;陈景恪自己也听说过相关故事,只能说啼笑皆非。
&esp;&esp;他有预感,将来很可能会发展成,不亚于包青天的庞大系列。
&esp;&esp;白英自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