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版主>情欲小说>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26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26章(1 / 2)

&esp;&esp;然后大量的百姓开始去金钞局兑换物资。

&esp;&esp;刚刚流转出去的新钞,再次回到了朝廷手里面。

&esp;&esp;朝廷仓库里还少了一大堆物资。

&esp;&esp;百官一边偷着乐,一边等着看朝廷怎么收场。

&esp;&esp;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朱元璋却笑了。

&esp;&esp;“应天府发出去一千万贯新钞,回到朝廷手里的只有六百余万贯。”

&esp;&esp;“还有三百余万贯留在了民间,也就是说已经有部分百姓认可了新钞。”

&esp;&esp;“就是不知道别的地方情况如何。”

&esp;&esp;陈景恪也松了口气,第一步已经成功,不过现在远未到高兴的时候。

&esp;&esp;重头戏还在后面。

&esp;&esp;金钞局自然不能将这六百多万贯新钞留在手里,而是要想办法花出去。

&esp;&esp;怎么花?

&esp;&esp;很简单,采购本地的特色商品。

&esp;&esp;然后运送到外地,交给外地的金钞局。

&esp;&esp;同样的,外地的金钞局,也会将他们那里的特色商品,运送到本地。

&esp;&esp;外来的商品填补了仓库的空缺,等着百姓过来兑换。

&esp;&esp;一开始进行的磕磕绊绊,毕竟百姓还是不信任宝钞。

&esp;&esp;一看来采购的人,拿的是宝钞,心里就想骂娘。

&esp;&esp;但随着交易一次次进行。

&esp;&esp;百姓发现,自己每次都能从仓库兑换到物资,甚至还能兑换到外地的物资。

&esp;&esp;慢慢的心态就变了。

&esp;&esp;随着交易的往复循环,百姓对宝钞的信誉逐渐提高,愿意暂时持有宝钞的人越来越多。

&esp;&esp;朱元璋每天都要看一遍各地宝钞汇报。

&esp;&esp;看到宝钞信誉一天天积累,他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esp;&esp;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很让他开心。

&esp;&esp;在这种交易中,金钞局赚取了巨额的利润。

&esp;&esp;让他产生了一个想法:“是否能让金钞局一直经商呢?如此就能缓解朝廷的经济压力。”

&esp;&esp;陈景恪大惊失色,连忙阻止:“陛下,万万不可啊。”

&esp;&esp;第129章 犹豫啥,联姻啊。

&esp;&esp;裁判员亲自下场?

&esp;&esp;陈景恪一阵心惊肉跳,真要这么干,他可以双手离开键盘了。

&esp;&esp;寄。

&esp;&esp;朱元璋本来只是随口这么一说,见他反应如此强烈,也不禁好奇起来:

&esp;&esp;“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esp;&esp;陈景恪斩钉截铁的道:“有,大问题,如果真这么做,大明的经济就彻底毁了。”

&esp;&esp;“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宝钞信誉,也将快速倒塌。”

&esp;&esp;朱元璋没想到事情竟然如此严重,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esp;&esp;“详细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esp;&esp;朱雄英也连忙找了个椅子坐好,又要听课了。

&esp;&esp;陈景恪思索了一番,才开口说道:“陛下可知道汉武帝时期的均输官?”

&esp;&esp;朱元璋摇摇头,这还真触及到了他的知识盲点。

&esp;&esp;陈景恪回忆了一下史书记录,解释道:

&esp;&esp;“汉武帝接受桑弘羊的建议,试行均输、平准。”

&esp;&esp;“所谓均输,是在郡国设置均输官,负责收取各地民众向朝廷进贡的土特产品。”

&esp;&esp;“再将其拿到附近价高的地方出售,将钱交给中央。”

&esp;&esp;“所谓平准,是中央设置平准官,用价低买进、价高卖出的方法平抑物价。”

&esp;&esp;“五年后在全国推行均输、平准之法。

&esp;&esp;朱元璋恍然大悟,说道:“平准咱知道,此乃汉武害民之法也。”

&esp;&esp;“那些官吏低买高卖,攫取暴利供汉武帝挥霍,致使民不聊生。”

&esp;&esp;说到这里,他突然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