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秦起只得无奈回应:“记得。”
&esp;&esp;每次回顾差不多十分钟,结束后开始教新的击球技巧。
&esp;&esp;一群人分散站开,从准备姿势开始学,接着是引拍,当球达到合适高度时挥拍击球,击球后随挥,恢复到准备姿势。
&esp;&esp;这种非常规矩的打法对江幸来说是一种限制。
&esp;&esp;当然他也明白规范动作肯定是有好处的,但问题就是野路子习惯了,每次教学的时候他的姿势永远有问题。
&esp;&esp;果不其然,今天也一样。
&esp;&esp;陈洵示范完站在前排看着,抬手指了指江幸:“蹲下去点!站桩呢?”
&esp;&esp;从上第一节课的时候陈洵就有关注到江幸。
&esp;&esp;尤其是在学生都在练习反手击球的时候,他已经杀上劲儿了,跟对面一起练习的同学连连道歉。
&esp;&esp;陈洵能看出他是有两把刷子,但上课就怕遇到这种学生,以为自己很会,实际上也就半吊子水平。
&esp;&esp;于是陈洵替下了那位同学,自己和江幸打了会儿。
&esp;&esp;确实有点水平,不过够不上专业,倒也没觉得自己很会,就是单纯刹不住车。
&esp;&esp;性格比较冲动,容易急躁。
&esp;&esp;“行了。”陈洵又吹了声哨子,“拿球上桌。”
&esp;&esp;众人一哄而散,端着小盆去塑料大桶里舀球。
&esp;&esp;这是第一节课后班里所有人合资购买的,人均能分到最少十颗球,练习结束后会把所有球重新装回塑料大桶里。
&esp;&esp;平时就放在乒乓球场地后面的角落,上课的时候体委会把桶拖出来。
&esp;&esp;当然,球是有损耗的,大半个学期下来,已经从满满一桶变成半桶了。
&esp;&esp;江幸用不了那么多,每次都是手伸进去抓四个出来。
&esp;&esp;秦起有样学样,也跟着抓。
&esp;&esp;陈洵路过扫了眼,十分不给面子地说:“秦起啊,你这技术还是多拿几个球吧,不然乒乓球课得被你上成田径。”
&esp;&esp;多损啊!
&esp;&esp;怕人满地捡球就直说呗,还田径。
&esp;&esp;江幸没忍住笑了出来,顺手给秦起递了个盆。
&esp;&esp;陈洵嚯了一声:“你俩这关系有进步啊。”
&esp;&esp;江幸立马收起笑意:“陈老~练球去了。”
&esp;&esp;“嘿!”陈洵咬了咬牙,“师被你吃了?”
&esp;&esp;“陈老师,我也去练球了。”秦起端着小半盆的球说。
&esp;&esp;陈洵扫了眼,伸手又给他抓了四五个球:“去吧,好好练,别挂科了,我不想看到你重修。”
&esp;&esp;折磨人啊。
&esp;&esp;秦起:“……”
&esp;&esp;看来姿势标准和打球技术并不完全挂钩。
&esp;&esp;秦起叹了口气,直奔江幸所在的方向过去。
&esp;&esp;江幸往日没固定的练球搭子。
&esp;&esp;有时候是和陈洵对打,有时候就去给别人喂球。
&esp;&esp;虽然喂着喂着就上头,但好在不上头的时候喂的很到位,不少人会过来和他打几拍子。
&esp;&esp;下旋球和正反手击球不一样,不需要有人对打。
&esp;&esp;只要球发出时有明显下沉,以及落台后会迅速下沉、向回反弹、侧拐等状态就算是成功。
&esp;&esp;江幸随便找了附近的球桌站定,一侧脸秦起的盆就已经放在了球桌的另一边。
&esp;&esp;“学会了吗?”江幸随手发了个下旋球出去,“看你姿势挺标准的。”
&esp;&esp;秦了点头:“理论知识已经具备了。”
&esp;&esp;“你刚才看我了?”
&esp;&esp;江幸语塞,真是多余说这话。
&esp;&esp;秦起尝试着发了一个,江幸虽然没看他那边,但余光有自己的想法。
&esp;&esp;是的,是下旋球。
&esp;&esp;秦起又发了一个。
&esp;&esp;嗯,也是下旋球。
&esp;&esp;秦起再次……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