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各建一座独立的房子,中间以原木相连。
墙壁上,他也要求将木方穿过石墙,留有卡槽,用木头成为石墙进一步的拉连。
之所以门窗留的那么大,就是为了以后有朝一日需要换成玻璃,那就相当大气漂亮了。
他这里的工程量比陈平那里还要大得多,整整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墙体的建造。
陈安心血来潮,在木匠师傅铺设板面架设房梁、椽子和楼板的时候,他让石匠师傅到那个他住了不少时间的山洞,也将里面打理平整,并铺设出来。
这辈子,里面不会用来关羊了,将会是一个夏季炎热的时候,纳凉休息的好地方。
再看看背后的崖壁,他想到了那个上辈子刷视频的时候看到的有上百个蜂箱,后来成了风景区的石崖。
于是,干脆用竹子搭了架子,趁着他们有工具,提前选着位置,在上面凿出一个个长五六十公分的长方形石窟。
石窟外面方正,可是到了里面,就很难使用錾子,只能弄成半圆形,并在石窟口上打出卡槽,到时候让木匠师傅弄出门板,就能成为石洞蜂箱。
山里花草资源多好,他相信,这面崖壁上也会有许许多多的蜜蜂愿意来安家落户,成为一个热闹的所在。
每年收上一次蜜,至于蜜蜂是走是留,主打一个随意。
接下来又是院墙,没有再刻意地选择这些石灰石,而是直接从河里捡拾各种形状,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石头进行堆垒,简单勾缝,倒另有一番味道。
至于猪圈、羊圈、鸡圈啥的,被他选在距离大房子三十多米外的另一片小空地上建造。
然后买来青瓦,给房顶装上,哥两的房子,算是建成了,只等着木匠将门窗之类的装上就行。
这一忙,又是一个多月。
房子和配套设施,从翻过年到完工,一共花了七个多月的时间,而陈安交到耿玉莲手里的那些钱,也早已经花光,反倒将家里卖猪的钱,也花了五十多块。
得把握好这个秋冬季节
同样的钱,如果用来建吊脚木楼,同样面积的吊脚楼建上三座都没什么问题了。
但花了大钱,房子的效果,也是真的好。
好到一向将钱紧紧攥着的耿玉莲,不但把之前陈安交给她保管的那些钱全部拿出来,还把去年交任务猪的钱也拿出大半,连说值得。
石河子村的人没少过来看进度,当看到陈平的“四合院”成型的时候,就没有人再多说一句,更多的是夸赞、羡慕。
大房子,谁不喜欢?
何况还是这么漂亮的大房子!
但现在也只是盖好而已,里面还什么都没有。
最起码,就连厨房里灶都还没打造,别的家具更是什么都没有。
兄弟两个回到家里,吃饭的时候,耿玉莲从兜里取出一块布,揭开后里面是一沓连大团结都没有一张的钱,更多的是一块两块,还有不少毛票子和分分钱。
她将这一包东西放到桌上,推送到陈安面前:“幺儿,现在房子已经建起来了,趁着几个帮你盖房子的叔叔伯伯都还在村里,找他们把里面的灶台、火塘弄一哈,再做点家具,不然看着里面空空荡荡哩…
这是一百二十三块钱,你拿着,是你哥结婚后这几年攒下来留着给你娶媳妇的,盖房也是正事,房子起来了,还是那么漂亮的大房子,女娃儿们看到了,肯定也会喜欢,娶媳妇也会更容易些。
娶媳妇的钱,我们再攒!”
她还从没见过陈安这么勤快过。
盖房子是辛苦活计,尤其是石头房子,几乎干啥都是重的。
而陈安这一坚持,就坚持了大半年。
就连一向闷头苦干,劳力比他好得多的陈平,也不是一次两次抱怨说遭不住,但偏偏陈安,从头到尾,愣是什么都没说。
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忙着往青沟和盘龙湾跑,几乎没怎么休息过,除非下了大雨干不了什么。
山村里的人,一贯的概念是:只要舍得苦,就有盼头,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他们不得不承认,陈安完全变了个人的事实。
一家子除了欣慰,更多的是心疼。
埋头吃饭的陈安抬头看了眼耿玉莲,却是不好意思再接这些钱了。
七個多月的时间,转眼都已经进入初秋,他是一分进账都没有,就连队上的工都没上一个,一心扑在盖房子的事情上,他很清楚,耿玉莲现在拿出来的,是家里的全部积蓄。
万一碰到点什么事情,连应急的都没有。
虽然说他盖房子的时候,背送石头都背得后背起了老茧,也是非常辛苦,但不得不承认,这大半年的时间,全是家里人养着。
今年只有陈子谦、瞿冬萍和耿玉莲三人上工,赚到的工分怕是连一家子的基本口粮都换不够,更别说有余钱了。
这钱是万万不能要的。
“新房子里还打啥子火塘,弄个火炉就行了,顶上的
第一版主